美国科学杂志应该为传播反科学思想向全世界读者道歉(中文版)

周慕瀛2013.02.28.

 

唤醒迷途者知返的警钟

“美国制造了第一个原子弹”意味着“美国是一个制造者”。同理,“种质(生物的全套遗传物质)能制造生物”意味着“种质是制造者,或至少含有一个要素:制造者”,而DNA根本就不会制造,可见种质=DNA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大英百科全书却说:种质就是DNA“这些都是产自同一工厂的飞机,为什么它们中有的是波音-727机而另一些是波音-757机?”这样的问题想了解的并不是“什么要素制造了飞机”。 这一问题唯一想要了解的只是“什么要素对制造者的产品规格(或性状)作了限定”。所以,答案将是“蓝图”而不是“生产线及蓝图(制造飞机所必须的两个要素)”。同样,孟德尔疑问“所有这些豌豆都是相同亲体的后代,为什么它们中有些是高株而另一些是矮株?”想要了解的并不是“什么要素制造了豌豆”。孟德尔疑问唯一想要了解的只是“什么要素对制造者的产品性状(或规格)作了限定”。所以,答案将是“基因”而不是“种质(它应该含有制造者及基因两个要素)”。

 

2010年美国科学杂志刊出论文[J. Craig Venter et al: Creation of a Bacterial Cell Controlled by a Chemically Synthesized Genome, Science, 329, 52 (2010)]告诉世界:一个人造DNA创建了一个“人造细胞”。然而事实上这个细胞的制造者为非-DNA(转录酶),DNA为制造这个细胞既不耗能也不做功。这样,美国Science杂志就传播了一种矛盾思想(DNA制造细胞=-DNA制造细胞)及一段反科学的内容(这个DNA是一种永动机)。[有位专家争辩道:“如果你问那些对你说DNA能制造细胞的学者这是否意味着DNA在没有任何机制、转录酶或配件的情况下制造细胞,我敢肯定他们将回答‘当然不是!’。他们只是想指出(在正确的机制、酶及原料存在的情况下)DNA能制造细胞。括弧内的部分只是没说而已”。一句话,人们说“DNA制造细胞”的意思是“DNA需要转录酶及其它物质才能制造细胞”。对此我的应答是:“A制造P”可以意味着“A需要其它(包括原料)物质但不包括制造者才能制造P”。但是,如果A需要非-A作为制造者才能制造P,那么“A制造P”变成了“非-A制造P”了。这就矛盾了。坦克是由生产线制造的。你不能说:“蓝图能制造坦克;当然我认为理所当然而没有说的是实际制造操作要由生产线来做而蓝图只是规定了生产线只能制造坦克”。一个乞丐不能说“我的馅饼画制造了这只馅饼;当然我认为理所当然而没有说的是实际制造操作要由我的施主去做而馅饼画只是告诉他做的是馅饼。为什么我们必须颠倒事实而不把事实说出来呢?]

 

科学杂志,特别是世界顶级科学杂志,不应该传播矛盾思想及反科学内容,。所以我写了一信(Letter to Science)要求科学杂志为此向全世界读者道歉。但是2012.11.16.杂志以技术性理由(“Letter to Science并非是用作新研究或新理论的论坛的”)退了稿。我们知道杂志退稿是很平常的,但科学杂志有权传播反科学内容并拒绝为此道歉吗?

 

或许科学不认为自己传播了反科学内容。所以我只能把事实公布于世,让世界来裁判谁是错的:科学还是我。如果错的是我,我将如同在给科学的稿件中说的:“向科学道歉并付$15000给把我证明为错的人。

 

基因论是一个错误的理论

 

DNA制造细胞”这一断言是以基因论为后盾的。基因论认为遗传物质就只是基因,所以种质只含一种要素:基因,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种质是生殖细胞的遗传物质:基因(DNA)”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种质(生物的全套遗传物质)能制造生物”意味着“种质是个制造者或者至少含有一个要素:制造者”,而DNA根本就不会制造,可见种质=DNA那是不可能的。

 

生命是地球上最大的制造者。假如种质中不含制造者,那就不可能有如下这些事实:每年地球上有超过4000~5000亿吨有机物由生命制造出来;一个大肠杆菌 在理想条件下24小时能制造成272 个细胞;人的受精卵(<1 µg)能制造出16×1014 细胞形成一个(60kg)成人。假如我们的母亲不把制造者(卵的转录酶系物质)传给我们,我们将永远是些DNA垃圾堆而不会是成年人。就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没有制造者就没有生命。

 

为了寻找种质遗传学家应该问这样的问题:“豌豆的什么要素制造出了新豌豆?”或“依靠什么要素豌豆制造了后代”。

 

从所周知,孟德尔没有问过这类问题也没做过解答这类问题的实验。所以,不可能由孟德尔的实验告诉我们:种质是什么。

 

孟德尔实验是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的:“这些豌豆都是相同亲体的后代,为什么它们中有些是高的另一些是矮的?”。这类问题还可以有:“为什么哈布斯堡家族的人都有其家族特有的鼻子?”、“为什么他像他父亲,他弟弟像他母亲?”、“这些飞机都是同一工厂的产品,为什么它们中有的是波音-727,另一些是波音-747?”。这些问题并没有问这些产品(豌豆、鼻子、男人和飞机)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这类问题查询的只是:什么要素对制造者的产品规格(或性状)作出了限定。众所周知,基因(作为孟德尔工作的成果)正是对生物产出的后代性状作出限定的要素。

 

孟德尔并没有宣称基因是种质的唯一成分或基因就是遗传物质(这意味着基因是遗传的全部要素),他从没有认为有一天他会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事实上,如同拥有一条边要建立一个矩形一样,只拥有基因去创建现代遗传学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都知道,上述孟德尔没有作出的宣称却由摩尔根作出了,他由此创建了“现代遗传理论”(参看1928年出版的基因论)。事实表明这一理论把世界引入了歧途。显然,摩尔根没有搞懂孟德尔实验(以及他自己的果蝇实验)的意义。 这是一个历史悲剧。

 

 

周慕瀛,山东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邮编271608

E-mail: fckzmy@yahoo.com.cn   个人网站: www.science-china.com